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 
《缺氧》导热板的新改动和新bug(2023.8)
来源: 哔哩哔哩      时间:2023-08-12 14:15:07

目录

一、改版内容&新的换热公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改版前

改版后

点评

二、新的bug

换热上限

导热板的换热上限bug

三、bug应用场景

自冷蒸汽姬

一、改版内容&新的换热公式

导热板这次改版中,通过修改导热板针对管道液体的一些流动和换热机制,大幅增强了导热板和管道液体的换热能力,而且不会使管道液体的流动卡顿。改版前后的对比如下。

改版前

改版前的导热板会存储管道液体,而且只会和导热板内存储的液体直接换热,不会和管道内的液体换热。

游戏内每秒为一个计算帧(或者叫游戏刻),管道液体每秒流动一格,同时管道内液体每秒会和管道进行5次换热(每个计算帧都计算一次)。

但是这个导热板!每秒的5个计算帧,液体只会在导热板里停留1个计算帧,所以只进行1次换热,剩余的4个计算帧已经离开导热板、进入管道里了。

以及,改版之前的导热板和普通管道/导热管道相同的计算公式:

其中,

是两者温差;

是时间间隔,即;

是两者热导率的算术平均值。

改版后

改版后的导热板性质和管桥类似,内部不能存储液体,同时如果绿口不堵,那么即将到达白口的液体会被“搬运”到绿口。

不过与管桥的不同的是,导热板在“搬运”的同时,还会与被搬运的液体进行一次换热,并使用新的公式,换热能力提高到了原来的5倍

更多换热计算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见缺氧fandom wiki的热导率页

点评

虽然这个版本大幅改善了导热板和管道液体的换热,以及我不确定导热板采用原材料2倍的导热率是否也是这个版本刚改的内容。

不过导热板用于冷却建筑时,主要的瓶颈还是在于导热板和建筑换热太慢,而不是导热板和管道液体换热太慢。这一点在新版本中并没得到太大改善。

导热板和建筑的换热公式如下:

符号含义和公式具体说明说来话长,可以去wiki看热导率页的原文。

看看这出生一样的公式以及公式里出生一样的,实际上对于这一条换热路线,导热板只有和精炼金属设备有较好的换热效果,至于导热板和其它材料的建筑的换热,我不想评价。

二、新的bug

换热上限

众所周知,缺氧里的单次换热量是有上限的,比如10℃和物体A和20℃的物体B,换热后变成20℃和15℃显然是不合理的,变成30℃和-10℃显然更是不合理的。

对于缺氧里的单次换热一个比较通用的上限是换热两者不会交换冷热地位,即比如10℃和物体A和20℃的物体B,假设它们的平衡温度是14度,那么它们单次换热,不可能直接使A超过14℃、B低于14℃。

一般来说,缺氧里的某种换热除了这个上限之外,可能还存在其它更严格或者更奇特的上限。只要撞到上限,较冷者的吸热量和较热者的放热量都会同步的被限制在撞到的上限的位置。

导热板的换热上限bug

在这次改版中,导热板大幅加强了与管道液体的单次换热,显然只要在这里稍加做一点文章,单次换热很容易撞上限。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科雷给导热板和管道液体的换热设置了不同的换热上限,而且一者撞到上限时不会影响另一者的吸/放热量此时两者的吸热量和放热量根本不同步

从而会导致热量的凭空产生或者消失

更具体的:在导热板-管道液体换热中,管道液体的换热上限是“交换到平衡温度”,导热板的上限是“一者交换到另一者温度时需要吸或放的热”。

下表是三次测试的结果。注意看表格左侧单次换热中,两者的,以及它们各自撞到的上限。

三、bug应用场景

显然这次的bug比较难进行利用,因为虽然可以实现借此凭空吞热或者产热,但是换热前后导热板和管道液体的温差是必定减小的。换热后,管道液体最多达到平衡温度,导热板最多达到管道液体温度。

如果想持续吞热,则除了需要撞上限外,还需要让与导热板换热的管道液体的温度始终低于导热板

反之,如果想持续产热,则除了需要撞上限外,还需要让与导热板换热的管道液体的温度始终高于导热板。

自冷蒸汽姬

众所周知,蒸汽姬是缺氧里的一大吞热利器,他运行时每秒自产热4 kdtu,运行时可以把蒸汽变成95℃水,并吞掉这之中的90%热量,剩下10%热量作为额外产热加给自身。同时,蒸汽姬超过100℃虽然不会过热但是会停止工作。为了保证蒸汽姬能持续运行,所以需要通过一些手段吸收掉这些热,维持蒸汽姬的温度。

通过液冷姬把这部分产热搬回蒸汽室从而维持蒸汽姬温度的方式通常被称为“液冷蒸汽机”,通过蒸汽机自己的95℃水把蒸汽机温度维持在98℃~100℃之间的方式通常被称为“自冷蒸汽机”。

——摘自《自己写的》

对于传统的自冷蒸汽姬,自冷极限是,即达到这个温度时无论怎么加强换热,都不可能实现自冷了。而实际上这个极限是达不到,蒸汽室温度超过136℃时,自冷就会比较吃力

由于导热板的bug,我们可以先让导热板吞一次热,从而小幅提升95℃水的冷却能力。而为了达到最佳的吞热效果,需要对蒸汽机产出的水进行分流不同材质的导热板所需要的分流数目也不同

以下是=℃的情况下,不同材料导热板的最佳分流数目,及对应的总吞热能力。(仅比较均分1~5份)

以金导热板为例,每个蒸汽机的水均分成4份,即每份500g/s。在△T=5℃时的吞热速度可达/s,自冷极限可从℃提升到℃,当然这个极限肯定达不到,简单测试了一下,实际上可以稳定运行的蒸汽室温度136℃提到155℃大致是没什么问题的。下图是金分成4份的参考建造方案(也就是封面图):

不过总的来说,把蒸汽室从136℃提到155℃,对于自冷而言并不是什么质的提升,而且不管情况如何,我建议蒸汽机尽量无脑液冷不建议自冷。更何况这毕竟是bug,可能会被修复。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水一贴专栏(*^▽^*)!。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